據統計,2020年,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到1.69萬億元人民幣,增長31.1%;而2021年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達到了1.98萬億元,增長15%。
以行業來看,直播打賞市場規模達1826億元,電商直播市場規模達9610億元,短視頻市場規模約為1506億元;用戶規模上,直播行業用戶規模為6.17億,短視頻用戶規模進一步增長至9.27億。
而在2021財年,阿里巴巴營收人民幣7172.89億元,同比增長41%。
回想起淘寶的發家,十幾年風雨,到后來成長為囊括四海,市值超千億的龐然大物,不禁讓人嘖嘖稱奇。
然而回顧這些年的淘寶營收,雖然總量依然在不斷地上漲,但是對比增長率來看,還是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增長速度的放緩。
此外,一些商家紛紛從淘寶撤離這又是什么原因呢
01離開原因
在分析這個因素前,首先要明確的是,離開淘寶的這些人群,之后會流向哪里。
其中一部分人群,在離開淘寶電商平臺之后,并沒有從事相關電商行業,而是轉向了其他領域進行相關工作。
這一點與近兩年來的市場大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影響。
眾所周知,這幾年除了醫療、能源、電子等科創板塊依然保持堅挺外,其他的產業,如食品行業餐飲業旅游行業紛紛受到了影響。
相當一部分的投資者和消費者經濟受到波及,許多投資者是賠得一干二凈,甚至要背上不少負債以勉強度日。
而消費者也受市場預期影響,除了應對生活必需品之外,加大了資金存儲力度,以避免不需要的日常支出。
那這樣的市場環境之下,不僅是實體店的生意難做,眾多電商平臺的日子也是不好過,不少商家紛紛遠離了電商平臺,開始另謀他路。
而作為電商平臺的老大哥淘寶,其原本龐大的商家基數,在人員流出比例上自然就顯得較為突出了,引人關注。
此外,當事物無法向外部擴張而內部又無法更新換代的時候,內部競爭便會加劇,一部分從業者會采取低價、傾銷等非常規手段以進行市場營銷,開啟了行業內卷道路。
其次,電商成本并不如想象的那么低,想要經營好一個淘寶店鋪所付出的資金和精力,實在不足為外人道也。
首先淘寶直通車的價格并不低,除了在開店時,平臺會給與店鋪一些流量,而在后面一段時間內,并不會給與店鋪額外的支持。
隨著時間的發展,淘寶時代的紅利已過,淘寶賣家迅速涌入,瓜分著市場。
據統計,早在2020年,便有數據統計,在淘寶上開店的商家便已經超過了800萬。
如此多的商家,想要在頁面首頁讓消費者能夠看到,便需要付出代價,直通車、推薦通道、流量加持,這些都要資金投入,否則,店鋪運營無從談起。
而相關的人力、運營、廣告、設計、物流都是一筆不小的成本。
其次商品類型同質化現象突出,同一件商品,上百家、甚至千家店鋪在進行銷售,相對于小型店鋪而言,大型店鋪的貨運物流速度更快。
而且供應管理長,運營更加成熟,無形之間擠壓了相當一部分小型店鋪的生存空間。
其次近些年來,阿里巴巴的打假售假以及打擊“刷單”等活動,從某種角度上來講也勸退了一部分心存僥幸的投機者。
最后是其他各類電商平臺的崛起,客觀上分流了淘寶的商家,許多人轉而跨去其他平臺進行經營,比如“拼多多”之類的。
另外一部分經營者轉而自營,流量型經濟盛行,直播帶貨、短視頻盛行,很大程度上推進了一部分商家自我轉型升級。
02結語
針對淘寶商家流出的現象,短期內可以通過政策扶持,流量加持等各種活動來吸引新人加盟、留住商家。
但想要從長遠來看,以當前的商業模式和運營模式來看,人員流出仍是一個不止的進程。